青春“三下乡”|南医大天元学子携手江阴同道爱心社开展小学生传染病科普活动

发布者:信息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5-09-08浏览次数:12

为助力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、充实的暑假,南京医科大学天元书院护苗防疫宣讲团队携手江阴同道爱心社,深入践行基础服务理念,7月21日至7月24日走进江阴同道爱心社的小学生暑期夏令营开展传染病科普活动。活动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,帮助孩子们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,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。

 

活动伊始,宣讲团成员以新冠疫情为切入点,向孩子们阐明:即便进入后疫情时代,对传染病的警惕也丝毫不能松懈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,呼吸道飞沫、接触传播等风险潜藏在日常生活里。正因如此,勤洗手、科学佩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离、常通风等行动不仅是防范新冠病毒的有效举措,更是抵御流感、诺如病毒等季节性传染病的通用准则。希望通过科普,让这些良好行动成为孩子们的自觉习惯。

活动中,主讲人井泉涓、李博文围绕呼吸道传播疾病、消化道传播疾病、接触传播疾病、虫媒传播疾病、人畜共患疾病及传染病预防措施六大板块,向小朋友系统讲解常见传染病知识与科学预防方法,特别强调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的重要意义——既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,也是对身边亲友的关爱。


 为加深理解、寓学于乐,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“病菌大作战”互动游戏,在充满趣味的挑战中学习“七步洗手法”。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,踊跃参与其中,在轻松氛围中学习防疫知识。在情境问答环节,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,这些问答题目紧扣课堂传授的防疫知识,既深化了小朋友对科普内容的理解,也帮助他们掌握了在日常熟悉场景中培养防疫习惯的方法。

 

随行的两位志愿者阿姨分享了各自儿时的防疫经历,引发在场人员强烈共鸣。其中一位回忆道:“我们那个年代卫生条件远不如现在,过去常见的蛔虫病如今已难觅踪迹,当年饮用的江水都得靠明矾沉淀后才能入口……”她对此次宣传中“食物需熟透再吃”的提醒格外认同:“现在不少人爱吃生食,蔬菜、海鲜直接入口,由此引发的食物感染事件只多不少,看来‘病从口入’的老话到啥时候都得记牢。”


阿姨的讲述生动地展现了时代变迁中不变的健康守护。团队成员何璐熙感慨道:与过去相比,我们有了更科学的“七步洗手法”、更高效的消毒产品和更先进的疫苗,但那份对健康的敬畏和对科学的信赖一脉相承。